ZW型自吸式排污泵因其無需灌水、啟動迅速、可抽排含固體雜質污水等優點,廣泛應用于市政、建筑、農業及工業排水場景。然而,長期連續或頻繁啟停運行易導致能耗偏高。因此,關注其能效等級并實施科學的節能運行策略,對降低運營成本、響應“雙碳”目標具有重要意義。
目前,我國尚未對排污泵強制實施能效標識,但主流廠商已參照《清水離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》(GB 19762)或企業標準劃分能效等級。高效ZW泵通常采用優化水力模型葉輪、低摩擦機械密封及高效率電機(IE3及以上),整機效率可達60%~75%,比普通型號節能15%~30%。
實現節能運行,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:
合理選型,避免“大馬拉小車”:根據實際排水量與揚程需求選擇泵型,使運行點落在高效區。過大的流量余量會導致閥門節流損失,增加無效能耗。
采用自動控制減少空轉:配置液位浮球或超聲波傳感器,實現“高啟低停”,避免干運轉或頻繁啟停。部分智能ZW泵支持延時停機,排空管道殘留水,延長自吸壽命。
定期維護保障效率:葉輪磨損、密封泄漏或進氣閥堵塞會顯著降低自吸能力,迫使泵長時間高負荷運行。建議每季度檢查葉輪間隙與回流孔通暢性。

管路優化降低阻力:縮短吸水管長度、減少彎頭數量、保證吸水管徑≥泵進口口徑,可提升自吸效率,縮短抽真空時間,間接節能。
探索變頻調速應用:對于流量變化較大的場合(如雨水泵站),加裝變頻器可根據液位動態調節轉速,在低負荷時大幅降低功耗。
此外,在寒冷地區,冬季可啟用伴熱防凍而非持續低速運行,避免無效耗電。
綜上所述,ZW型自吸式排污泵的節能不僅依賴設備本身能效,更在于系統化運行管理。通過“高效設備+智能控制+精細維護”的組合策略,可在保障排水功能的同時,實現經濟與環境效益雙贏。